湘约不相约
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“ 我像个快乐的人那样快乐着, 也如同绝望的人那样绝望着;
我像个善良的人那样善良着, 也如同罪恶的人那样罪恶着;
我像个卑微的人那样卑微着, 也如同伟大的人那样伟大着;
…… ” ——摘自《在与不在》
谨以此篇献给这无常的命运,并带着haohao师兄的“大王诗集”一起作为我和师兄弟们相识的赞歌。如果有一天,谁会突然想起这篇文章并回来阅读,请你一定要告诉我们你过得还好吗,我还像现在这样像个傻子一样的碎碎念念吗,这样活着会更糟吗,这个世界变好了吗。

一、缘起

你必须得问我为什么我要用缘起作为让这一切开始的标题。那是因为师兄所有的博客都是用缘起开的头。我是如此的爱屋及乌,师兄喜欢的我就喜欢,师兄热爱的我就热爱,师兄要把暖廊修到湘约门口,我第一个投赞成票;师兄说要给每条暖廊修传送带,我立马提出设计方案,并在师兄的基础上修成双向通道;师兄说要给学校装上玻璃外罩,用来保温,我虽然不理解,但我照做,立刻向上面申请拨款。是的,在我的偏爱里,我允许所有的肆无忌惮与天马行空。
 
好了,言归正传,为什么最终选择“湘约不相约”作为题目呢。首先,“湘约”是我和师兄们经常去的一家湘菜馆,获得了我们几个的公认,甚至师兄说他毕业论文的致谢里要写上“湘约”的名字,所以它是我们共同的回忆。可为什么又“不相约”呢?那是一个虽有阳光却依旧冷的刺骨的午后,我坐在tib的工位上一如既往的胡思乱想。突然我想到了“湘约”,想到了有一天它会消失,有一天我们也会各奔东西,有一天当我再次坐在“湘约”里,我们却没有在这里再次“相约”,正所谓:“缘起,缘灭”。所以,“湘约不相约”,我把结局放在开始,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,我希望我不会那么悲伤。
 
写下这篇文字,是因为我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,五年、十年或者更久,当我们遥望过去,这样碎片式的低语可以给我、师兄们带来一丝慰藉。生活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支离破碎,但此刻这些平淡的点滴,诉说着那些终将被淡忘的、无法言说的过往。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躺在彼此的通信录里,逐渐沉底,然后被时间蒙上一层灰烬。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走向永恒的宁静,将这个世界所赐予我们的,包括灵魂,全部归还。也许会鲜花环绕,也许会寂静冷清,但不重要,当焰火绽放的那一刻,燃烧着的我们会变成柔美的量子态,在银河相遇,虽然这一切与现在的我们无关。
 
这篇文字记录的故事开始于24年1月20日,结束于25年1月6日。我以我的视角为起点梳理了一些回忆。现在呈现出来的这篇理论上是第三版,第一版我夹带了一些“私货”,第二版里面有太多的个人感悟。作为一篇要留给师兄们和哥几个共同回忆的小篇章,前两版就显得不太合适,所以我做了大面积删改,形成了第三版。不过有人说我像个变态。我真的是太生气了!!!!!!我不明白,这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的境界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散发着阵阵腐臭?但,无论怎么讲,我写完了,爱咋咋地,不改了!
 
没想到起笔的时候2024年,写完的时候已经是2025了。2024年,我的心底里还装着许多的师兄弟,可当2025的钟声敲响的那个深夜,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:2025年,“我的爱只属于旅途”(doge)。

二、重庆初识

我和刘老师、walton师兄、mian和chun peng哥第一次见面在重庆。在去重庆的前一天刘老师才通知的我,并给我这次出行布置了三大任务:第一,和我(刘老师)见个面;第二,认识一些师兄;第三,参与一下重庆项目。现在回过头再看,前两个任务才是最紧要的(doge)。交代完这些后刘老师便拉我进了大群,然后chun peng哥便加了我好友,我与chun peng哥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早上好,师兄”。Chun peng哥非常客气的跟我互道早安,简要的介绍了一下我们这一届的情况,并说不要喊他师兄,我们是一届的,还说过一会拉我进重庆的群。请让我永远记住这段话,这是为数不多的我和chun peng哥之间的“正常”对话了(doge)。之后我被拉进了“重庆实验室”的群,在那里初识walton师兄和mian。一切的故事便就从这里开始。
 
严格来说,我跟walton师兄和mian的第一句话发生在重庆群里。师兄说“欢迎师弟”,mian说“哇噢,这哥们这么快就有任务了”。接着和师兄、mian互加好友。师兄依然是那么的客气,不停地说辛苦了,并指导我准备重庆的旅程。而mian,我和他说的第一句话是“师兄,咱俩是不是睡一张床”,mian说“大床房是老师的,咱两是标间,小伙子你可真行啊”。到这里为止,我与walton师兄、chun peng哥和mian还存在着一丝拘谨,字里行间还存有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和客气。往后的日子里,这种礼貌与客气将变得十分稀有与珍贵。更有甚者,比如mian,每天不阴阳我几句我觉着他是浑身难受。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(doge)。
其实,重庆这段旅程并没有太多有趣的事。唯一使它变得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这里相遇。首先我遇见的是刘老师和mian。我航班先到,在机场大厅等待他们。一开始我还跑错了地方,我在国际到达口等了一小会。当时我就很纳闷,这个接机口为什么没什么人,寻摸了半天发现是国际到达。下了一层才找对地。又过了一小会,一大阵人流从里面往外走。我也不敢乱动,只是用目光扫寻着过往的每一个人。这时候有一个推着行李箱的人在向我招手,和他同行的人在打着电话。打电话的是刘老师,推行李的是mian。我必须得承认,我第一眼真没有认出来和我招手的是mian。我先认出来的是刘老师,然后猜测旁边的就应该是mian。Mian,一个第一眼让我觉得佛缘不浅的人,居然能一眼认出来我,上辈子我两指定结拜过(doge)。
 
接上刘老师和mian,我们三直奔酒店。Walton师兄和chun peng哥早早的就在酒店门口迎接我们。一见到他两,那种久违的亲切感就扑面而来。恰有几分似故人呐。不过我们之间还是有些拘谨,大家都很小心翼翼的。最先与我熟络的还得是mian。因为我两住一屋,我跟mian的故事就开始于酒店的那间小屋。那一晚,我和mian虽谈不上彻夜畅聊,但我们聊了许多,关于生活、关于计量、关于学术。Mian啊,还是太全面了。那天晚上我在旁边看电视剧,他在旁边写报告。我以为后面几天开会时候mian也会是这样的认真,我都已经做好准备好好向他学习了,结果,他比我还混。我好歹还拿了个本子,偶尔记点笔记,喝点茶水。Main,全程低着头刷手机,主办方提供给他的水他甚至都不喝一口。师兄在会场上舌战群儒,和领导们交谈的有来有往。Chun peng哥不时提出建议,做出必要补充。我跟mian就混到散会然后吃饭(doge)。
 
由于待的时间太短,在重庆我们几个总共就大吃了两顿。一顿是我、chun peng哥和mian三个认吃的自助,还有一顿是我,walton师兄和chun peng哥我们三吃的火锅。火锅是最后一顿,吃完就各回各家过年!
notion image
和chun peng bro以及mian第一次一起吃的自助。这个角度拍的好,正好排到了我面前的烤肠。图片中还剩4根,chun peng哥一直以为我吃了7根,其实是8根,我拿烤肠回来的路上就吃了一根(doge)。这餐最后被罚了押金,因为肉没吃完。
 
notion image
我、walton师兄和chun peng哥在重庆最后一顿吃的火锅。辣锅我是一口没敢动。
三月初,我和chun peng哥又被派了过来。这次我两住一个屋。从这里算起,我跟chun peng哥之间的故事应该算是正式展开。后续我两之间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(doge)。

三、尔滨再会

五月,我终于踏上了哈尔滨的黑土地。对南方来说,五月可能是初夏,但我觉得对哈尔滨来说,五月可能是初春,一切才刚刚开始。我的Chun peng哥早早的在出站口就等着接我,还差点因为接我耽误了自己的考试,我必须得给他敬个礼(兔子敬礼.jpg)。那天漫天飞絮,我和chun peng哥在车上漫无边际的交谈着,血红的夕阳洒在车窗上,让着一切显得那么的神秘庄严。第二天mian带着我跑遍了学校的几个部门,终于落实了我未来几个月的寝室。在我的视角下,我觉得我在这里和师兄们还有哥几个的日子可以分成两段,我搬去20公寓之前,和我搬去20公寓之后。
 
在搬去20公寓之前,我的第一间宿舍在11公寓。如果不是因为和walton、haohao师兄住在一栋楼里,我想11公寓可能将永远不会成为我记忆里美好的存在。我永远无法忘记,当我打开304-2的门,当我看到我那张空床铺的时候,我愣了好几秒没说出来话。我的床铺和桌子盖着厚厚的一层土。没错,不是灰尘,是土。然后转头就看见了那个敞篷的厕所,当场就让我们家mian乐出了声。Mian说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。这么多年,我辗转过好些住的地方,它们各有千秋,唯有11公寓让我说不出任何话语。可是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,这远不如20的住宿条件,却给我了20永远给不了的幸福生活。我就是在这里正式开始了和walton、haohao师兄的美妙生活。或者,换一个更准确的说法,我作为一个第三者,硬生生的挤入了两位师兄原有的二人世界。
notion image
偷拍的haohao师兄的书桌。整个屋里都是熊猫。
为什么说是“二人世界”?当你像我一样有幸走入师兄们的寝室,你就会明白,普通室友和过日子的区别。那个屋子你初进去的时候,根本无法分清哪变是walton师兄的,哪边是haohao师兄的,简直就是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。我去了很多趟才分清到底哪个床铺是归属于谁。但凡少去了一趟都分不清,因为你经常发现,两个师兄一会睡这张,一会睡那张。
 
虽然偶尔我会觉得,那个握着香槟的我,应该在车底,不应该在车里(doge)。但我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,成功加入了师兄们。我们一日三餐除了早餐不在一起,午餐和晚餐那是形影不离。通常,我们会随机挑选去哪吃午餐。最开始的流程是这样,我们walton师兄中午去哪吃,walton师兄转头就问haohao师兄中午去哪吃,haohao师兄转身就会问我去哪吃,这边进入了一个无解的循环,问题又回到了我这。有好几次我提议随机抓一个路人,问Ta去哪吃,Ta吃啥我们这顿就吃啥。但是被全票否决了,师兄们认为这有点“社交恐怖分子”。所以最后,我们把常去吃的几家记了下来,每周轮流着吃。通常工作日,我们中午会选择“餐谋者”来三份“黑椒牛肉”,然后“加蛋”。那么晚上我们回去小西门各自来份炒饭、炒粉、关东煮等等。第二天的中午可能会是“湘约”,我们三常点的菜是“下饭牛肉”、“农家一碗香”、“土豆丝”或者“紫菜蛋汤”。如果中午“湘约”了,那么我们晚上可能会去食堂随便吃点。偶尔我们也会中午去食堂,“学苑”的三楼自助和二楼是我们常去的点。有时,我们会遵从“纯种山西人”(doge)的指示,中午在小西门附近的面馆吃。晚餐就会去三公寓附近的一家“鸡公煲”。这家“鸡公煲”是mian的最爱之一,在香港他就嚷嚷着要回来吃。如果实在想不到吃啥了,那就一区饺子园走起。再搭配上少量的外卖和肯德基。这便是我们工作日的伙食标准,具体组合上会比较的随机。到了周末,午饭久随便吃吃,从上面的选项随机选择。晚上,我们会去凯德或者红场探店。目前这两个场所获得我们认可的店有:凯德的七公(貌似是这个名字),红场的潮汕牛肉火锅。当然,湘约是无敌的。从五月到我搬离11公寓的七月,几乎每餐都是我们三个人。偶尔我们会叫上mian、chun peng哥,xie peng一起聚餐。
notion image
walton和hao师兄点的特辣鸡公煲把我辣蒙了,不仅如此,还让我在寒风中等了快10分钟。记大过一次。
当我回忆这些吃饭的场景时,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数“学苑食堂”那一次。那是一个初夏的黄昏,吃完“学苑”的我们三正在“步行街”散步,往正门方向。Walton师兄突然问我有没有去过主楼。我说没有。师兄接着说chen yang刚来的时候他带chen yang逛过。也许是那天夕阳刚好打在我的脸上,非常温暖,也有可能是当时我正处在发情期,一时间热血冲昏了我的头脑,我捏着嗓子,以一种很嗲的语气,故作撒娇状的说出了“师兄,师兄,我也要你带我去主楼,人家也要嘛”这句话(我靠,是真TM恶心啊,光是打出来这句话就让我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来压制自己想吐的感觉)。我没有办法切身体会师兄听到这句话的感受,我只能从我的角度客观描述一下师兄当时的状态。师兄当时一个趔趄,好一会都没有说出来话,只是一味地笑,是那种已经发不出来声音的大笑,那一刻我感觉师兄只有出的气,没有进的气。师兄缓了一会,开口第一句是“我鸡皮疙瘩起来了”。很遗憾的是,bin师兄没有亲自见过这个场面,他只见过在“西苑”那天,我和walton师兄打电话的那次交谈。他以为那已经很震撼,但其实很“学苑”的这次比起来,才哪到哪。“西苑”这次是冬天,“学苑”那次是夏天,果然,季节会很影响我的情绪。
notion image
和walton、haohao师兄常去的一家潮汕牛肉火锅,味道还行。每次去必点干炒牛河。看图片上我修长的小手,为师兄们服务!
我跟walton、haohao师兄一起去过中央大街、索菲亚教堂。其中教堂那夜也是让我印象比较深。我始终想不明白,为什么当我第一次看见索菲亚教堂的时候,不自觉的感到一股孤寂与落寞。也许是空旷的广场,孤零零的教堂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吧,霎那间我的脑海里便涌现出这样一句话:“索菲亚,索菲亚,我的爱注定无法停留在空荡的冰城”。可大概半年后,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想把最后一句换成“我热烈的爱只属于同样炙热的灵魂”,因为兄弟们的冷漠将我冻伤(doge)。
notion image
凯德的烤鱼。巨大的一块。
正式开学的时候,我先是在3公寓住了一段时间,大概在7月底我就搬了过去。3公寓的那间屋子原来是mian的寝室,我获得了mian的恩准,暂住在他的寝室。那此刻我的mian去了哪呢?他在香港砍甘蔗(不是,哈哈哈)。Mian此刻去到了我去过的城市,吹着我吹过的海风,走着我来时的路,而我在mian住过的房间里,躺在mian睡过的床上,这何尝不算是一种相拥(doge)。
 
其实,我没想到我跟mian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线上,从我们的聊天记录看,从3月份开始,我们几乎是每天都聊天,犹如网恋(doge)。Mian在六月份回家之前,请了walton、haohao师兄、chun peng哥、bo tong和我在三公寓后边的一家烧烤店吃了散伙饭。这顿饭之后,在mian回家前一天,又把我拉去他最爱的鸡公煲吃了一顿,说是“托孤”。他把他军需处长的职位交给了我,把我拉进了他的农业项目,并额外附赠了一些重要指示。随后他便踏上了奔赴香港的旅程。他这一去,也把我的思念一起带了去(doge)。后来当我彻底搬去20之后,偶尔我会站在tib大厅的那个窗户旁,静静地望着窗外,望着遥远的三公寓和近在咫尺的20公寓。三公寓和20公寓的距离就像我和mian的距离一样,不远也不近,但却只能遥遥相望。此刻,我还会想念,可你在干嘛呢,会想我吗。每当这时,我都会想象我面前的不是这冰冷的窗户,而是一个露天的阳台。我站在阳台上,右手扶着铁制的栏杆,左手轻轻摇晃着手中红酒杯。最后一抹血色的夕阳亲吻着我的脸颊,我微微地抬着头像三公寓的方向遥望着,默默地的祝福和祈愿。随后我放下手中的酒杯,转身离去。我永远不会去品尝这杯红酒的味道,就像20和三公寓之间的距离永远也无法被抹除一样。(doge)
notion image
Mian从香港给我私发的图片,说:看猫猫(原话)。恶心!
3公寓离11公寓很近,所以开学以后我每天还是和walton师兄、haohao师兄厮混在一起。不过我们新加入了一个小兄弟——小peng。小peng是一个腼腆的人,像我一样。所以他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我们原先的饮食结构。我们还是去那几家常去的店,湘约、鸡公煲等等。倘若是在湘约,如果小peng没来,我们就会直接老三样。如果小peng来了,我们会把主动权交给他,让他在加一道菜,不好吃就问责(doge)。
notion image
哪的一家主打做新疆菜的菜馆,凯德还是红场来着,忘了
说实话,3公寓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故事,有的只是对上半年的重复。但是它是值得被回忆的,除了因为这里是mian的寝室外,这里也是我最爱的xie peng、chen yang、ren chi等的寝室所在地。7月底刚搬到3公寓的那段日子,xie peng的室友出去实习了,正好我人脸信息尚未录入,于是我天天和我的peng混在一起。Peng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,我最爱听他给我讲故事了,讲关于历史,关于他和他对象的相遇相识,关于艺术。Peng总是能get到我的梗,说了上句他就知道我下句要说啥。peng是一个性情中人,7月底那场学术会议开完以后,peng到我寝室促膝长谈了好久。主题针对的是“我的爱情”。Peng强烈的要探求我没有开启爱情的原因,并要求我以这次的学术会议为契机,看上了哪个他去帮我要联系方式。这次会谈以peng的这样一句话结束,他说“师兄,我没法说服你,我觉得你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”。我真的是笑麻了。非常遗憾的是我挚爱的peng没能继续和我们并肩作战。师兄的那瓶红酒,我们一定留到peng毕业的那天再启封,好好地欢送他奔向人生的新旅程。
notion image
walton师兄特地给我点的雪人。嘻嘻! 但是,师兄在我寒假回家没几天的时候问我“还爱他吗”,我的回答是“爱过”。真的很遗憾,如果是24年问,我会说“爱”,可现在是25年了。
最后,我搬到了20公寓。在20公寓的日子,我和walton、haohao师兄、小peng吃饭的频率就急转直下。只有在吃湘约和周六日的晚餐会一起。我们吃饭的流程就变成了申请制,我会提前发起申请,邀请walton、haohao师兄和小peng审批。Haohao师兄有个专门的印章表情包,用来批复我的申请,上面是haohao师兄特有的封号,我这里不敢给他说出来(doge)。
notion image
和walton、haohao还有junbo师兄一起吃了一家巴基斯坦餐厅。仁者见仁吧,只能说。
但是在20之后,我和chun peng哥相聚的日子反而变得多了起来。大多数时候,chun peng哥会在南苑吃午饭,我两每次都会约着一起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和chun peng哥之间的对话开始往打情骂俏的方向发展。具体暧昧的话有点太多,我也记不大清楚了。但是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刻,值得提一嘴。那天应该是11月了,雪已经覆盖了整个大地。我像往常一样和chun peng约着在食堂一楼见面。我忘记当天我两是谁先开的口了,我只记得他当时说他喜欢我,但是他已经结过婚了,不能为了我改变原有的生活。我记得我当时就来劲了,立马针锋相对,坚决不能让话掉地上。但是比较遗憾,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个打情骂俏的话我都不过脑子,所以没记住我当时说了啥。不过没有关系,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我觉着让所有的话语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我们已经在3楼坐下吃饭了,聊了一些关于工作的非常正常的话题。我先吃完了,坐在chun peng哥对面看着他继续吃。突然,我又开始发疯了。我眼看着chun peng哥刚刚把一勺白饭送进嘴里,咀嚼了几下,我瞅准了这个时机,再一次捏起了嗓子,又是一种撒娇的语气,对着chun peng哥说“我不管,反正你说你喜欢我”。Chun peng哥的控制力还是不错的,他当时差点噎住,把饭吐出来了,不过他忍住了。但是其他桌子的同学显然是没有这么强大的控制力。我只记得当时以我两坐的桌子为中心,旁边大概五、六桌的同学努力地、使劲地憋着笑,有个脸都憋红了。还有两个女同学本来在喝汤,真的竟然把嘴里的汤吐回碗里了。我觉着哈,同学们的反应略显夸张,不至于吧?但是能把chun peng哥噎住了,我是相当开心啊(doge)。真的应该让bin师兄来看看,要不然他总是觉得“西苑”那天怎么怎么地了,还是那句话,这才哪到哪(doge)。
 
当然chun peng哥是知道的,以上只不过是我两日常相处的冰山一角,大多数情况我两还是在讨论学术。偶尔我会催催他赶紧生个孩子(doge)。
notion image
湘约向来都是上了第一个菜之后会把饭一起上,接着开始陆续上后边的菜。我们每次是饭一到就开干,下一盘菜上来的时候,上一盘菜已经无了,所以从来没有照过齐全的照片。但这一次bin师兄来晚了,给了我们一个拍全的机会。图片上最上边的菜忘了叫啥,下边的三个分别是土豆丝、下饭牛肉和农家一碗香,深得我们喜爱。
写到这里我感觉差不多该结束了。这种纯纪实性、包含众多主角的叙事对我来说还是有些困难。将近一年的跨度,事情太过琐碎,我已经尽量删除了许许多多的东西。留下来的,是我以我的视角为中心,选取的比较有趣的,能尽量包含更多的人的回忆。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,让所有过去的纠结、沉迷与挣扎都随风而去吧,祝我们新年快乐!!!
(2025年1月24日 Xuan)
上一篇
Xuan的胡言乱语
下一篇
湘约不相约侧记
Loading...